“减密度”系列报道之十一:王晓宏的幸福笑容
发布时间:2015-02-04 11:40:10    资料来源:    责任编辑:洛川

石头镇寺庄村王晓宏,应该算是洛川农家的一个典型代表,准确的说是因“减密度”而得到实惠的典型农户的代表。

王晓宏留给人的第一印象,是一个勤快而又很爱干净的人。他家的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,农机具一应俱全摆放整齐有序,就连家里买的小面包车,也是擦得明光铮亮。屋子里宽敞明亮,除了农家常见的电脑、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外,他家里还摆放了一台小天鹅牌饮水机,并在小平房里装修了浴室,用的是海尔太阳能热水器。老王的解释是,农忙时间,从果园劳动回来,喝口热水,累了洗个热水澡再不用专门生火烧开水了,这些东西用起来方便也省时间,贵点但是值得。

王晓宏家四口人,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上学,家里有10亩果园,4亩老园子,6亩新建园刚挂果。“以前每年苹果收入基本上都是3、4万元,加上其它收入也就是5万元左右。这还是正常年分,遇上苹果树的小年、或者是歉收年月,还达不到这个情况。今年我果园套了7万果袋,光苹果就收入94000多元。说实话,我还从来都没有收入过这么多钱。这多亏了政府推行的‘减密度’技术。”当我们和他聊起苹果园管理的时候,王晓宏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,之前的拘谨害羞感觉立刻就不见了,一个豁达健谈的王晓宏出现在我们面前。

“ 我的4亩园子是1996年建的,当时是按照4米乘2米的标准栽树的,一亩地栽了83棵苹果树,果树小的时候倒不觉得有啥问题。等到果树长大以后,通风、透光以及果园劳作影响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。咱先不说苹果质量上的问题,单就是在果园劳动一项就够费人的,以前进入树行中间从来腰都直不起来,尤其是到打药、施肥时期,更是把人累的要命。有时候我就想把自己的树密度减一下,但是一到修剪的时候,就又这个舍不得、那个舍不得,树的密度一直都没有减下来。原来每年套袋的数量也不少,可就是卖不上价,为啥?就是因为果子质量不行,商品率始终就是50%左右,客商来了只看不掏价,把人气的没办法。自己是靠苹果园吃饭的,老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,我自己一直在琢磨想办法。”

近年来,为了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,我县大力推广以“大改形、强拉枝、减密度、有机肥”为主的“新四项关键技术”,在新技术未推广之前,县乡两级政府和县乡苹果技术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,对以“大改形、强拉枝、减密度、有机肥”为主的“新四项关键技术”进行大范围的宣传、培训、试验、示范,使得“新四项关键技术”深入人心。但是让农民完全接受新技术,并在自家果园规范应用,却并不容易,尤其是“减密度”技术,因为要实施“间伐”和“削扁”等技术,势必伤及农民的短期利益,更是难上加难。但是,王晓宏却从“减密度”中看到了长远效益和增收希望。

“并不是我的思想观念真的就那么先进,也不是我就多么有先见之明,实在是我的果园到了非减不可的地步了。2007年、2008年县上先期推广“减密度”技术的时候,我就已经对这个技术措施有所了解。2009年镇上果站的技术人员到我村培训推广,和自己果园存在的问题一对比,我就感觉到问题的‘症结’找到了。为啥我的苹果个头不大、着色不好、商品率不高、卖不上价钱,就是因为我园子的果树太密了,到了‘非减不可’的地步。家里人不理解,亲戚邻居也不理解,。2009年我把家里主要收入来源的四亩果园给‘减’了,当时我是在一片反对声中实施‘间伐’的。咱是党员、是村干部,如果不是对群众有好处,政府就一定不会号召推广的。好政策、好技术,咱就要给村民做示范带头作用。就算有问题也要把这事做了。我这个人也有点‘拗’,认准的事很难改变的。”

‘减’了以后,每亩地由原来的80多棵树变成现在的40棵树,你想一下这让人多心疼啊,当时这得下多么大的狠劲!‘减密度’前一两年产量肯定要降一些,但是质量却会迅速提高的。2010年我套了5万只果袋,收入了4万元,基本和以前持平。我知道这个和去年市场行情好有关,但是也和我的苹果质量提升有很大关系。现在,我的苹果优果率由原来的50%左右提高到了90%,果个大、果面净、色泽好,客商竞相争购。”

今年算是情况最好的一年。‘减密度’的第二年我就尝到甜头了,而且是一个很大的甜头。村民们都羡慕不已,也看到了希望。今年,我们村的‘减密度’工作没有遇到任何阻力,甚至有些村民主动要求工作组为其做间伐工作。现在你看我的果园,果树布局合理,采光通风效果好,果园劳作不用弯腰,果树花芽饱满,说真的我打心底感谢县上的好政策,跟着党和政府走肯定没错!”

说着,说着,王晓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,这笑容是丰收喜悦的笑容,更是对美好生活充满自信的幸福笑容。

没有了


关闭窗口

 

网站地图
洛川县人民政府主办  洛川县信息化办公室承办
网站标识码6106290012 陕ICP备:09019545号陕公网安备 61062902000006号
电话:0911-3939703 地址:洛川县行政中心7楼